近日,44个汉字的“阑尾切除式手术”再次引起了关于汉字繁简以及写法之争。这让我忽然想起了家乡一对兽医兄弟的故事。兽医哥哥名叫黑马,医术精湛,门口排队候诊之骡马成群,家资丰厚,富甲一方,无奈瞎字不识,所开药方皆以画圈为记,被人喻为“黑马字”;其弟黑骡,虽也以兽医为业,却喜欢舞文弄墨,常讥哥哥黑墨筒一个。黑骡医术平庸,治马马死,医骡骡亡,生意日渐萧条,黑骡夙夜犯愁,人也日渐消瘦。老舅念小外甥黑骡可怜,随至大外甥黑马家强取医方数札,送于黑骡研习。只见黑马处方满纸圈圈,大小不一,圆扁各异,犹如天书鬼符,博士难解。黑骡看后大呼:此方对哥哥来说,乃金箔玉纸,于我黑骡而言,则如厕纸一张,何苦!兽医兄弟的故事折射出很多道理,结合汉字之争,的确有太多令人思量之处:黑马一人之独创,拿汉字如此“简化”,就连一奶同胞的亲弟弟都难以读懂,何况外人以及后人们呢?黑马精湛的医术又如何推广、普及、传世呢?再说黑骡也是,会写几个字就了不起了吗,放眼寰宇,不会写汉字的人恐怕多了去了,不一样技艺在身,造福人间野类吗?
陈芝麻烂谷子扯远了,再说汉字繁简标准之争,个人以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汉字改革也应遵循汉字的历史演变规律,横加撇那,逆行倒施,都不可取。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繁体字和简体字是相对存在的,因为没有简体字一说,也就没有繁体字一说,汉字就是汉字,哪有简体繁体区分呢。喜欢书法或熟悉汉字演变的人都知道,中国汉字自金鼎铭文、大篆小篆、隶书汉简、草体正楷一路演变而来,自是顺应了她固有的文化背景和发展演变规律,是东方文明师法自然的最和谐诠释与体现。如果硬是为汉字找出一个适应范围最广泛、书写方法更便利、简约的形式的话,那只有草书莫属了。所以,统一推广使用草体字才是最值得提倡和研讨的。
统一推广使用草题字有以下几点理由:
1、草体字是截止目前,汉字发展演变的最高形式,具有最高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2、结体简约,书写快捷,和所谓的简体字比较,岂不是更能提高文字使用效率;
3、草体字是汉字发展的自然生成,繁体字和简体字的草体书写方法均统一,繁体字简体字使用人群均适应,可有效缓解汉字割裂;
4、草体字看似“草率”,其实最讲究书写方法,多一点少一划都是错字,汉字的严谨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艺术性、标准性强;
5、草体字更适应信息化,且看七扭八拐的日本字、韩国字都可以信息化处理,何况优美、简约、标准的草体汉字呢。
一些浅见,仅供商榷!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