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就是爱国


王局长的托市热情值得赞赏,但把买房和爱国联系到一块好象有点无厘头了。按此逻辑,买房就是爱国,那卖房岂不就是卖国了吗?仔细一想倒还真是,卖房不仅增加了市场上的二手房供应量,也间接影响到了新房的销量。房产商的房子卖不出去,中国最大的国货产业当然会面临危机,给卖房者扣上顶卖国帽子也合情合理。

  救楼市和扩大内需的关系,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绝不会象中国房地产报《救楼市等于救国货》和王局长买房就是爱国那么夸张,买房作为个人的一般消费行为,和爱不爱国毫无关系。很多贪官都把赃款用来买房,可能说他们爱国吗?

  现在广告中到处都是欧陆风情、英伦小镇、北美风光之类的,连精装修的材料和小高层、高层的电梯都喜欢用国外知名品牌,从来也没见过哪个国货品牌会被该"民族产业"的业者如此大加吹捧?很多楼盘的广告上甚至连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物业管理、房地产营销代理公司都是一连串的洋文,尽管按规定上述工作只能由中国公司承担,外方最多只能挂个名"顾问"一下。很多房地产商平时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也都是一身的洋货,少见有戴中国表穿中国衣开中国车 的。而且据说这个"作为中国最大国货市场的民族产业"的很多大老板及其家人都已经有了一个外国身份,不再是中国国民,他们的企业到底是中资还是外资本来就 有疑问。那老百姓买房的钱到底是救了国人还是洋人恐怕还真难说。

现在的房价这么高,要买房很多家庭不仅要拿出所有的积蓄,而且还要节衣缩食几十年来还银行贷款。买了房之后根本无力做更多消费。如果没买房,那更得省着点花,不然怎么买得起房?如果房价能再跌一点,让老百姓手头"活钱"再多一点,不是更能扩大内需吗?楼市高峰时从不见房地产业和相关官员说什么救国货或多买国货,现在房子不好卖了就拿爱国来做噱头,真以为老百姓好糊弄吗?国货和经济当然要救,但楼市嘛,不妨再等等看,反正楼市真要死也是开发商先死,挨不着国货什么事。说不定房价大跌后,有钱买国货的百姓只会更多。当然,类似王局长一样的爱国者的年终奖金可能会缩水,不过这和老百姓无关。

  奉劝相关官员,有时间多在降低商品房的成本和价格上动脑筋,让老百姓能买得起、住得起,声嘶力竭的推销除了让人感到恶心外对房屋销售也毫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