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尴尬:大学提前放假 中学取消放假


 中学推迟放假或者暗中取消放假,这一事实由来已久,老百姓也已见怪不怪。近来听说有的高校要提前放假,结果遭到学生及家长的质疑,主管部门不得不做出决定,高校一学年中授课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周。对于假期,中学与大学怎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情况发生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学和大学的决策者们做出如此不相同的决定呢?是中学和大学的层次不一样决定了假期长短的不一吗?

就中学为什么暗中取消放假,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中学生很辛苦,中学的老师更辛苦,能有一个安逸的假期应该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升学的压力,是升学率的排名,让他们放弃了假期。为了保证中学生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国家有关部门对假期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但是,中学的校长、老师往往会无视政府部门的三令五申,冒着被处分的危险,采取延迟放假、缩短假期、变相放假甚至暗中取消放假的方式和手段,来给学生加班加点。是升学率这种疯狂的办学目标,使得每一所中学都似刹车装置失灵的过山车,风驰电掣般地撞向“深渊”。

中学取消放假是不正常的。那么,大学提前放假就是正常的吗?当然同样是不正常的,甚至是更不正常的。大学的提前放假,反映出了大学职责不明、任务不清。当一所大学不知道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教学时间自然越短越好。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认为大学的培养目标是明确的,承担的责任是清楚的。我也知道,每所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有非常漂亮的表述,诸如,要有高尚的情操、良好的素养、渊博的知识等等。事实上,这些话说了等于没有说,既没有人和组织去评估验证,更没有办法和手段来评价验证。大学是否在履行职责,大学是否已完成教育任务,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既然无是非、无好坏、无高低,学期也自然可长可短,教学活动也自然可有可无。当然,话也说回来,一所大学当不知道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学期再长也是没有意义的。

唯考试,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不考试又会大量滋生问题。中学的统一考试,导致学校间的恶性竞争;大学统一考试的弱化,又导致了大学群体的集体退化。目前的评价、考核、检查的手段和措施不足以激发起大学培养人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探寻增强高校育人责任心的新思想、新途径,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当然,评价大学办学质量是很困难也很复杂的问题,但只要下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