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看到这篇报道,感觉论坛嘉宾们对东莞模具产业发展的思想与模具网CEO罗百辉对模具行业的若干论点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意味。值得注意是的,文章中提到如国外模具行业区的“荒凉”、模具企业申办高新技术企业、中小模具企业融资、对汽车模具的热衷、日本汽车产业的保护底线--汽车模具向中国的转移、靠把孔打深以多卖废料、模具人才不如十年前、模具城中的恶性竞争等。广东模具是国内模具业的排头兵,这些问题多数也是国内各地的模具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年底了,这篇文章也算是模具网(MOLDS.CN)与大家分享的一份思想筵席吧。
李忠玉 东莞市博耐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海台一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广东东莞市振安模具检测服务中心总经理
满玉强FORMTECH LTD 董事长
孙唯诚 东莞市五金模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罗元超东莞市百森哲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核心提示
作为制造业上游最重要的一环,五金模具产业在莞已发展成为产业配套最为完善的产业之一。但是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东莞的模具产业亦面临着产业低端、同质化严重的发展瓶颈。昨日东莞日报举办的“送己丑迎庚寅——东莞日报商务精英年终系列论坛”上,与会的五金模具产业企业表示,走高精密模具的产业路线将是东莞模具业“再次发力”的出路。具体而言,承接汽车模具产业将是东莞模具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谈暗涌
模具行业风暴还没来临
从接触的模具客户来看,去年情况很危险,今年比去年好一点,但也是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今年经济回暖带来的模具订单增加主要是一些3G手机行业。
主持人:过去一年东莞各大行业都多多少少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波及,模具在各行业中都有应用,这种负面影响是否也传导到了我们模具行业?
李忠玉(东莞市博耐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融危机使各行业都受到了影响,模具是工业之母,但模具行业的金融危机可能还远没有到来。经济回暖可能暂时挽救了部分中小模具企业。随着经济的升温,模具行业的竞争会加剧,部分实力弱小的中小模具企业可能会面临生存的困难。
杨海(台一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做模具机械的,今年情况比去年要好。从接触的模具客户来看,去年情况很危险,今年比去年好一点,但也是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我们横沥工厂周围一个海外上市的模具企业,最高峰时有3000多人,现在只有1000多人。今年经济回暖带来的模具订单增加主要是一些3G手机行业。
罗元超(东莞市百森哲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6月份我去美国芝加哥一个著名的汽车模具展,跟3年前相比,人数减少了30%~40%。无论是美国汽车城底特律还是加拿大汽车模具比较著名的温莎,当地的工业区都非常荒凉。这对东莞的模具企业来说是一个好事,因为它们一旦要开发新的项目,对中国就是一个机遇。只不过中国模具行业给外界的信心不足,改变这个形象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谈应对
模具业必须联盟整合
面对世界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企业的竞争,仅仅依靠三五台设备,不成一定的规模肯定是不行,必须要联盟,要整合。
主持人:东莞模具行业既有专业镇又有行业性展会,是不是意味着产业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
李忠玉:珠三角是改革试验田,30多年前从三五个人的小作坊一步步发展成今天的配套。现在其他地方可以在东莞的基础上创新更快发展起来,但东莞要想以旧改新很难。我们现在还是在用20年前的模式面对20年后的环境。我们的企业在东莞不仅要面对东莞的企业,实际上还要面对世界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企业的竞争,仅仅依靠三五台设备,不成一定的规模肯定是不行,必须要联盟,要整合。在这方面南方冲压模具联盟就是个很好的代表。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很多,但更应该扶持企业联盟,整合出大的模具企业。
杨海:东莞现在有一个五金模具行业协会,还有一个五金商会,没有完全整合好。东莞的模具资源多,但很零散,市里未去整合。联盟对外部投资者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日本企业来东莞看到联盟后,他们会觉得你们的模具产业配套很好,有凝聚力。
在解决融资问题上,联盟也很有必要。东莞有很多小模具企业,它们想买设备,找银行贷款分期付款但需要抵押。这些中小模具企业没有土地、资产,也无从抵押贷款。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和我们都谈妥了,但最后因为税的问题没法做。如果模具企业能够成立联盟,通过联盟互保,这样哪怕机械设备的利润低一点,我们都愿意做。
孙唯诚(东莞市五金模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在整合模具企业上,协会也在努力。对外上,我们一直在积极引入国外大型企业,配套本地小模具企业。协会还与中信、广发银行进行合作,模具企业之间可以相互联保,12月底就会开洽谈会。
在参展上,市外经贸局已经和协会沟通好,将民营模具企业参展也纳入补贴范围。市外经贸局补贴一半,长安镇补贴一半。
杨海:这种为企业找银行合作的方式恐怕没有什么作用。我们和一家银行合作,租赁设备给企业,再由我们来提供反担保,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因为对银行来说,这是长期贷款,有额度控制需要上面批准。
李广东(东莞市振安模具检测服务中心总经理):光靠联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模具产业的特点决定企业比较封闭。发展模具产业的服务企业是一个方向,因为模具服务企业是一条线,可以将整个产业串起来。
谈趋势
汽车模具会是新增长点
即使不是汽车模具产业的推动,向高精密模具方向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主持人:上周日本川崎的汽车模具企业带队过来长安交流参观,未来汽车模具是否会成为东莞模具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李忠玉:东莞的模具产业发展到如今的水平,已经面临一种瓶颈。从产业内部而言,重复投资的项目很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内耗,甚至镇与镇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从外部来说,我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日本,我们的产业不仅在规模上比不了日本的模具产业,更是在高精密模具方面比不过人家。
所以我个人认为,汽车模具产业是很有前景的,在珠三角地区,未来的30年,汽车模具产业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不像家电产业,是过剩的。
满玉强(FORMTECH LTD 董事长):上周末川崎市五金模具行业协会考察团来东莞考察,它们来到长安以后,觉得东莞的模具配套是很强的,现在也正在加紧考察东莞模具产业的步伐。
现在日本模具产业面临着很多问题。作为产业保护的最后底线,一直以来,日本并没有把汽车模具这块转移出来。它们都是在本国进行模具的前端开发,而后发到中国来进行制造。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他们的模具开发环节面临的成本太高了。举例来讲,它们的模具产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成本是中国模具产业技术工人的5倍,而管理人员甚至是我们的8倍,所以日本的模具产业迫切希望将其前端的模具开发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转移到中国模具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地方。
主持人:东莞的模具产业能不能承接汽车模具制造,高精密模具制造实力如何?
满玉强:如果从东莞模具产业的配套和技术角度而言,我觉得没有问题,而且我们也很希望能够揽到汽车模具的项目。即使不是汽车模具产业的推动,向高精密模具方向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因为高精密模具产品的内需已经很明显了。
以汇源果汁为例,花了1300多万元从欧洲购买整套的连续注塑的模具和设备。还有五粮液,都在从欧洲买模具,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高精密模具的内需市场很大。
李忠玉:虽然大家都知道高精密模具的潜力,但是东莞可能从事低端模具制造的企业更多,据我了解也没有做汽车覆盖件模具的企业。
模具企业都盘踞在低端制造,对于整个产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利润率低,竞争又十分激烈,所以大家的日子都很难过。为了找到利润点,企业甚至开始在材料上花心思。比如做一套模具,顶端要打一个3毫米的孔,企业可能会将孔打得深一点,这样就可以多出一些料屑,企业就靠卖废料来保证利润。可想而知,如果企业到了靠卖废料的阶段,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杨海:提到产品的材料上省利润,的确是不利于行业发展。我个人认为,因为模具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人工资比较高。企业要想获得利润空间,要向高精密模具方向走,比如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后,在所得税方面就可以以15%的税率征收。而模具产业本身技术方面就会有很多创新,东莞的模具企业也不例外,在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强。
之前,一个日本企业将工程图纸交到东莞企业,表示非常相信我们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这说明东莞的企业在技术方面还是不错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东莞的模具高新技术企业非常少,我所知道只有横沥和长安那么几家。之所以少,我觉得是引领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中介或服务组织很少,企业也不知道如何申报,所以企业可以多在这方面考虑。
谈软件
模具人才不如十年前
东莞的模具人才质量在下降,还不如十年前,优秀的工程人员、画图员和销售人才都在流失。
主持人:汽车模具和高精密模具都是需要人才支撑的,不知道现在模具行业的人才资源储备达到要求没有?
罗元超:说实话,东莞的模具人才质量在下降,还不如十年前,优秀的工程人员、画图员和销售人才都在流失。长三角以及内地湖北、江西等地发展起来的企业很多都是从东莞挖模具人才过去的。
现在技校新毕业的学生能力、想法都与十年前不一样了。我们百森哲曾经跟常平的黄水职业学校合作,这个职业学校的模具专业在全国也是重点。但他们学模具的学生免费到百森哲来实习,一两年就不感兴趣了。
李忠玉:珠三角模具人才在流失是事实。举个简单的例子就知道了,我们公司有个四川的厨师,做了这么多年,一个人干活抵几个人,每月3000元,现在都要回去。因为他说,都是生活,在家里也可以,为什么还要跑到外面来。
满玉强:上周日本川崎模具考察团来东莞,他们希望产业转移不仅是订单过来,配套也转移到中国来。考察东莞后,从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他们认为中国模具制造力量很强,但是担心后续人才跟不上。
谈市场
模具市场需要差异化
东莞有一个误区是建很多模具城,将模具企业集中在一起。这样容易形成恶性竞争,而不是整合发展了。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我们的企业喜欢在“模具专业市场”方面下功夫,现在五金模具市场发展的同质化问题也比较突出,是否说明市场过剩?
李广东:我们说,长安有“四个半”市场。其实我个人觉得不存在过剩的问题,因为这些市场的存在,本身就是市场化的东西,是市场化的选择。如果就这些专业市场的利润而言,长荣和商贸城这些专业市场做得还是不错的。我个人觉得,在长安背后这么大的产业支撑下,四个专业市场还是可以支撑的。
但是如果要将这些市场做得更好,可能在市场定位方面需要一些差异化。
杨海:长安和横沥都有模具机械展。但从效果上来看,我个人觉得横沥汇英的展针对性更强,专业效果也好一些。主要问题就是长安的展办得太散,所有的展品分散在几个专业市场,一天都逛不下来。最后就变成了一些企业的老板开着车,在几家专业市场上转。但是我们知道,往往企业选择模具机械,技工也要参与进来,老板一般只看设备的价格,但这些技工师傅的意见可能决定最后买不买模具机械。
我个人认为,专业化市场需要差异化的定位,如果没有突出的亮点,肯定是不行的,资源也需要整合。
李忠玉:东莞有一个误区是建很多模具城,将模具企业集中在一起。这样容易形成恶性竞争,而不是整合发展了。模具城之间应该要差异化。
我们看,麦当劳的地方一定有肯德基,但是二者都经营得很好,各自做自己的产品。原因就是两家有差异化的经营,这也正是我们的五金模具城需要做的。
新闻关注:
- 中国模具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
- 中国模具国际竞争力在提升
- 中国模具从进口大国转型出口大国
- 模具发展新趋势:产业联动模式
- 机械行业2010年将迎来全面复苏
- 全方位推进装备制造业华丽转身
-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需战略性调整
- 塑造品牌优势 提升模具企业竞争力
- 东莞重点镇模具产业集群发展
- 探索日本模具工业发展方向
- 中国模具将在世界市场占有首席之地
- 中国模具加工行业三个突出问题
- 中国五金行业发展热捧三种商业模式
- 中国五金行业未来发展六大趋势
- 中国锻造行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
- 中国铸造模具工业发展历程
- 中国铸造模具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中国五金机电区域市场发展分析
- 中国五金基地发展呈三大类型
- 中国外贸电子商务面临转型
- 中国塑料行业经济回暖复苏表现
- 中国塑料产业外贸进出口发展趁势
-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与转型出路
- 汽配超市成汽车行业新营销模式
- 中国机床产业运行走势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 中国模具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模具业应加快三化步伐
- 中国模具企业升级要转变三大观念
- 中国模具工业持续、快速、稳健发展
- 中国模具行业应加强人才技术装备建设
- 中国模具行业人才发展何去何从
- 中国模具发展进入快速成长时期
- 中国模具市场四类产品最流行
- 中国模具业面临全球化市场竞争
- 东莞模具行业年终论坛纪要
- 东莞发展汽车模具 承接汽车产业转移
- 东北三省打造模具产业联盟
- 辽宁模具制造业发展逢暖春
- 中国西部塑料制品工业崛起
- 成都模具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分析
- 台州市推进模具等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 模具专家查鸿达抵黄骅模具城讲座
- 河北泊头汽车模具产业快速发展
- 安徽模具工业发展特色扫描
- 滁州模具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 江苏省模具工业概况与发展优势分析
- 江苏省模具生产基地发展特点综述
- 常州模具市场发展特点
- 苏州模具产业发展呈现新特征
- 模具企业高效低成本运营之对策研讨会
- 珠三角打造会展经济走廊
- 从俄罗斯模展看未来模具市场发展方向
- 为中国会展经济与国际商业展览把脉
- 广东模具国际水平 企业发展空间良好
- 浙江金华汽车产业快速崛起
- 黄岩高品质出口模具成新经济增长点
- 昆山模具自主创新促经济转型
- 湖南汽车模具工业建设如火如荼
- 益阳打造湖南的“东莞”
- 湖南衡阳深圳工业园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 湖北十堰五金模具制造集群发展
- 广东模具工业往产业高端转型
- 广东模具热处理产业可持续发展
- 深圳模具基地年产值有望达15亿
- 深圳光明新区模具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 环渤海模具产业园牵引经济发展
- 永康政府重拳力推模具行业发展
- 推动厦门模具工业发展势在必行
- 广东清远横空出世中国模具产业园
- 2009年中国模具行业现状与趋势阐述分析
- 长安未来10年五金特色产业发展分析
- 中国模具三国演义 跨区域合作成战略
- 浙江模具制造推动长三角经济发展
- 通用汽车破产重组或成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
- 全球汽车格局演变 中国车企坐拥牛市
- 罗百辉:从上海车展看中国微型车市场前景
- 中部崛起下的湖南汽车产业发展分析
- 青海乐都筹建大型精密铸锻造基地
- 罗百辉:国际五金企业进军中国东北的桥头堡
- 罗百辉:长三角模具城打造核心竞争力
- 罗百辉:黄骅模具城打造北方模具业旗舰
- 罗百辉:从永康五金模具展看大省会展产业发展
- 罗百辉:东莞打造总部经济走廊浮出水面
-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全方位创新突围转型之路
- 罗百辉:中国模具业未来10年发展趋势预测
- 罗百辉组团考察广西宜州模具工业基地
- 罗百辉:TopSolid’09模具旗舰级解决方案
-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战略路线
- 日本加快在中国制造产业的布局
- 罗百辉谈模具企业的管理创新
- 管理创新:中国模具企业经营必备战略
- 罗百辉:2009年中国模具业突围卓有成效
- 罗百辉:解密中国模具工业转变机遇与发展策略
- 罗百辉:广东外资模具业发展启示
- 罗百辉:江苏沙家浜玻璃模具产业协同发展
- 罗百辉:杨叶特钢模具产业迅速崛起
- 罗百辉:湖北模具工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 罗百辉:2009年中国模具业依然阳光灿烂
- 罗百辉:站在拐角处的中国模具现状与发展
- 罗百辉:广西汽车模具工业发展特色
- 罗百辉:站在拐角处的顺德产业转型之路
- 罗百辉:金融危机下五金行业3大商机
- 罗百辉:金融危机下汽车模具业发展分析
- 罗百辉:注塑机械与塑料模具行业大
- 罗百辉:中国模具制造业三大期待
- 罗百辉:中国模具业向六个方向发展
- 罗百辉:中国工具产业崛起的6个趋向
- 罗百辉:模具加工精度决定企业竞争力
- 罗百辉:中国IT模具的区域分布和市场发展状况
- 罗百辉:中国冲压模具发展状况与趋势展望
- 罗百辉:中国橡胶轮胎模具业发展概况
- 罗百辉:2009年磨料磨具行业的发展策略
- 罗百辉:中国五金行业巨头浮出水面
- 罗百辉:中国五金业技术创新30年
- 罗百辉:基于国际化竞争的中国五金企业营销策略
- 罗百辉:2009年中国模具钢材市场趋势预测
- 罗百辉:模具行业CAD/CAM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 罗百辉:电子商务助模具行业应对金融危机
- 罗百辉:掀起模具行业的电子商务热潮
- 罗百辉:模具行业企业需转变策略
- 罗百辉:中国模具企业的联合发展之路
- 罗百辉:中国模具城从红海战略走向蓝海战略
- 中小模具企业发展之道:加速发展高档模具
- 中国中小模具企业的战略成本控制之道
- 罗百辉:中国中小模具企业如何改革?
- 罗百辉:中国模具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三步走战略
- 罗百辉:“华南城模式”被克隆
- 罗百辉: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逆流崛起
- 罗百辉:长沙打造“湖南汽车产业走廊”的特色战
- 罗百辉:浙江黄岩模具企业的发展之路
- 罗百辉:上海模具业发展的六大竞争优势
- 罗百辉:中国模具产业园区域分布及现状分析
- 罗百辉:模具工业进入产业升级关键时期
- 罗百辉:外资布局中国,模具行业加快结构调整
-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再次腾飞
-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机遇大于挑战
- 罗百辉:现代模具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
- 罗百辉:欧美模具企业的管理特色
- 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的模具制造业基地
- 汽车模具产业:电子信息化促行业协同发展
- IT模具产业:品牌经营加速可持续发展
- 中国模具产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 中国模具工业积极突围
-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尚需在9大方向努力
- 罗百辉:盘点2008年模具产业十件大事
- 罗百辉:盘点2008年中国五金行业十件大事
- 罗百辉: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 罗百辉:长三角、珠三角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 罗百辉:中小民营钢铁企业资金链危机
- 罗百辉: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制造企业营销转型策
- 罗百辉:模具企业品牌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 罗百辉:向外资模具企业学习狼道管理
- 模具精度概论
- 常用冲压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指南
- 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行业榜
- 模具技术之模具爆裂原因分析
- 影响冲床运转率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 罗百辉:模具技术培训基本知识点介绍
- 罗百辉:领导潮流的冲压模具职业技术培训
- 罗百辉:中国制造业的春天要来了
- 中国模具行业最具影响力专家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