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嗜蟹


    清代文人李渔嗜蟹,每年自螃蟹初有之日开始,“未曾虚负一夕,缺陷一时”,直至螃蟹下市。同仁也知其爱好吃蟹,均在此时招待他,所以每年的农历九、十月,李渔便把此季叫作———蟹秋   
      每年在螃蟹未出之前,李渔便储钱以待,因此家人笑他以蟹为命,将买蟹的钱叫做“买命钱”。在李渔看来,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世间之物皆可由人代劳而自享其逸,惟独三样东西必须自任其劳:蟹、瓜子和菱角。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则味同嚼蜡。
  只有出于蟹之躯壳,即入人之口腹,则气与味才能纤毫不漏。就如同好香必须自焚,好茶必须自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