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各方面数据,2013年绝对属于高负债年。处于投融资风口浪尖上的CFO们,将以何种心态与努力,防止企业高负债演化成“高危负债”?
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中国的社会资金转化为社会资本的路径严重受堵,企业的高负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地积累着过剩产能并推高负债率,当经济处于下滑通道时,经济体内生创效的力量不足,高负债企业为维系资金链又不得不依赖于再负债。
汇集各方面数据,2013年绝对属于高负债岁月。这一年我们会有许多期待,又应有强烈的忧患,经济是冷是热,“钱景”是明是暗?年年岁岁处于投融资风...
作者文章归档:刘国忱

透析企业财务实力
如果我们认真解读近10年全球企业500强的进退故事,就会发现在这个圈子里停留五年以上的公司都拥有强大而厚重的财务实力。依靠这种实力,上述公司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吸纳、资源整合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蔓延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影响下,中国非金融类的大型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财务危机,暴露出了过去粗放增长过程中重规模轻质量、重业务轻财务、重投资轻回报的致命病根。表现为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债务总额不断迭加,净资产逐年萎缩,财务费用支出惊人,业务收入增加趋缓,现金流空前紧张,利润下滑跌幅过大,总资产收益率低得可怜,成为名副其实的“资...
风电贫血症
随着国内经济下行拖累和国际需求严重不足的影响加剧,国民经济用电量处于萎缩状态,诸多电厂开工不足,形成巨大的产能闲置,其中受伤最严重的当属风电产业。风电整机行业产能过剩率估计在50%以上,风力发电行业弃风率逐年升高,2011年甘肃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弃风率超过25%。
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风电行业遭遇到空前的经营困难,市场变冷,竞争加剧,业绩下滑,市值高度缩水,现金流异常紧张。曾经一度迅猛发展且让国人为之自豪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和风电运营业已经全面陷于集体的贫血之中,财务危机日趋严重。
令人忧心的风电数据
2011年国内大部分风电类上市公司业绩都出现了不同程...
优化财资关系
随着中国企业集团的迅速发展和持续扩张,企业财资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并进一步影响着企业集团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因此持续优化财资关系,是大型企业集团的CEO与CFO迎接严峻经营环境挑战的一门真功夫。
财资关系的本质
实体企业已经陷入群体焦虑之中。是企业的核心功能,是资源整合、配置利用与升值;企业真实的困难是资源短缺,其中包括资本、人力、技术与市场等等的规模短缺或结构性短缺。资源进入企业到资源离开企业(即投入与产出)会形成多重内外部经济关系,很重要的一部分构成企业财资关系。财资关系可以定义为企业资源整合、资源匹配、资源利用和资源价值实现过程中各种信用关系的总...
国企的困与不惑
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持续快速扩张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盈利的增加及其红利分配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焦点。包括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中外经济媒体的视角切入、学者的微博论道以及民营机构的积怨之声,均不同程度地对国有企业现象加以炮轰,可谓硝烟弥漫。“国进民退”的理论推断、“垄断经营”的横眉怒斥、“高薪腐败”的尖锐抨击纷至沓来。更有甚者,某些偏激写手按西方经济学的个别论述,将中国国有企业定义为中国政府官员私人利益的“过滤器”,与民营企业一样拥有“原罪”。围绕各种责难,...
实体与内需“双升”牌局
实体经济的境况似乎越来越严峻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1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8.1%,增长幅度连续五个季度下降。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下,实体经济进一步萎缩。在高物价影响下,国内居民一方面减少消费意愿,一方面下移消费水平,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内需增速放缓。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2012年2月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78%,2月零售额再创13个月来的首次负增长。实体经济不振和内需不兴两大问题纠结缠绕,引发了理论界的普遍忧虑,担心受彼拖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期极有可能被终结。
实体企业投资效...
高成本制约微利时代下投资机会考量
扑面而来的全球财经数据,折射出未来经济走势扑朔迷离的场景,令投资者忐忑不安忧心忡忡。与中国首次下调GDP增长8%目标相伴生的还有一个更利差的事实——那就是资源价格一路走高,实体经济的要素成本节节攀升——由高成本制约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投资欲罢不能和投资期望值下降的矛盾、实体经济流动性短缺和虚拟经济货币过剩的反差相互纠结,会使2012年的投资进入非活跃区,因此中国商务部认为,2012年消费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超越投资,在近几年中首次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问题在于,在这样一种增长趋缓和高成本显化的变动环境中,投资的出路何在,机会何求...
寻求战略与财务的交汇点
成熟的商业机构会持续寻求战略推进与财务可能的交汇点,理性地进行战略平衡,努力实现战略与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
如果一个企业陷入了深重的财务危机,我们会看到这个机构的战略、业务、财务整体上都出现了问题,而且错综复杂,形成了“混搭式”综合症,甚至没有奏效的方法去厘清是战略发生了重大偏误抑或是财务自身的分崩离析。浓缩近10年来一些企业战略与财务脱节的问题,会有一种清晰的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战略与业务和财务形体分离,各说各话,难以做到身心交集,血肉相连,积聚成了价值财务的难结。成熟的商业机构会持续寻求战略推进与财务可能的交汇点,理性地进行战略平衡,努力实现战...
重视债务管理 理性拒绝高负债惯性
近些年来,似乎有股强烈的力量在箝制着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那就是高负债的惯性依赖。2011年欧洲主权国家债务危机来势凶猛,不到一年时间,遭欧债危机打击的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更迭,五国领导人纷纷成了欧债牺牲品。伴随着资深政客帕潘德里欧和贝卢斯科尼的因债辞职,沉重的债务阴云开始在欧洲上空徘徊,在全球扩散,造成了持续的股市低迷和金融恐慌。希腊债务与GDP比值高达124.9%,意大利债务与GDP比值达116.7%,分别位居欧盟成员国的第一位、第二位。上述债务国正饱偿脱离自身实际偿债能力而毫无节制地过度负债酿成的种种苦果。
负债隐患
欧洲经济增长缓慢、...
产业价值失衡之患
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在市场交换中决定并最终形成,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通过不断地向社会提供有效的产品和劳务而获得存在价值。一个产业,凡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就应当具有充分的产业价值,在持续的市场需求和消费选择面前,产业之间具有市场的平等性和合理的获利权利。若以需求持续、价格真实、成本公允、投资自由为行为前提,那么在一定时期内,产业的营利状况应当是均衡化的,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的产业部门的资金就会流向具有超额利润的产业部门,出现马克思所阐述的“部门利润平均化”。
然而在我国的产业部门当中,由于行政垄断、市场准入制度、所有制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