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正祥

湖南鼎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一级建造师、高级项目管理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专业硕士逻辑考点培训专家,国家自科、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主要从事PPP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等研究。在《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一、重点研究课题:1.2018年度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PPP项目VFM评估的关键技术优化研究;2.2016年度湖南省财政科研重点课题,物有所值评价在湖南PPP项目中的应用;3.2014年度湖南省财政科研重点课题,PPP模式在湖南的应用与实践研究;4.2015年度中国财政学会科研重点课题,PPP项目实施中的难点与对策研究;5.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现代化进程中的交通污染及其外部性问题;6.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交通运输体系改善促进中部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研究;7.湖南省2015年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省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提升战略地位和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研究;8.2012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湖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及创新发展对策研究;9.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重点课题,以湘江保护和治理为重点推进“一湖四水”建设研究;10.湖南省2016年度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重点专项课题,加快补齐水运短板完善湖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策研究;11.湖南省社科联2016年度重点创新课题,高铁时代湖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的对策研究;12.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2006),基于循环经济的湖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及量化模型研究;13.湖南省2015年度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作品项目,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14.2018年度湖南省社科联第一批智库课题,湖南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与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对策研究;15.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5)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新的交通格局对湖南“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16.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采购项目,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17.湖南省2015年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背景下湖南水运发展的政策研究;18.湖南省交通厅项目(2012),湖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19.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2),长株潭城市群服务外包业发展政策研究;20.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2011),生产性服务业嵌入转移对湖南服务外包业发展影响的机理研究;21.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2010),湖南省服务外包业发展政策研究,鉴定结果为优良;22.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2002),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对我国民营科技园区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创新研究;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23.新常态下PPP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9期(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数据库载文一千三百六十一万多篇,该文被引数303次,排名第29位;下载数21 967次,排名第40位);24.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11期;25.交通运输体系改善促进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的中国路径,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5期;26.美国城市化经验对我国农村中心集镇发展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4期;27.新常态下湖南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湖南省社科成果要报2015年第11期;28.环长株潭城市群战略地位及竞争力提升的思路与对策,湖南省社科成果要报2016年第4期;29.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求索,2017年第1期;30.中部崛起与湖南高速公路发展战略,2005年7月23日在省委蓉园宾馆召开的“中部崛起与湖南发展高峰论坛”上作《中部崛起与湖南高速公路发展战略》主题报告,受到唐之享、石玉娥、甘霖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31.TBT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4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32.技术创新的创新政策集成,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2期;33.动物福利壁垒及我国应对的政策措施,财贸经济,2006年第7期;三、科研成果获奖:34.环长株潭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的经济研究,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016年;35.高速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及环保控制关键技术,湖南省201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重要学术著作:36.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2014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作品,2015年;37. 易继元、刘文杰、曾伟、周正祥、张利武等编著,新常态下的伙伴合作-PPP实操读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2015年。

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

 

1.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研发,提高自主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企业员工内部认股,吸引国际风险投资等全方位、多渠道的获得融通资金,并将所得的资金用于研发和生产,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缩短技术转化时间,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世界科技发展几千年的历史表明,重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产业化几乎都是企业所为。到目前为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成为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鲜明特征。在这一体系中,大部分科学家...

Read more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过大

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方式中,一般贸易方式所占的比重一直偏低,只占10%左右。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由于缺乏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再加上国内配套产业和相关产业不健全,因此外商通常掌握研发、采购和销售等核心环节,而把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加工装配环节放到我国,故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和来件组装。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不利于突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附加值较高的特点,而且在加工贸易中,只要加工产品本身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在统计中反映的就是高新技术产品。但实际上,...

Read more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


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

 

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断增长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了十几年的高增长,从这一时期产业的增长机制来观察,主要是中国积极进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国际IT产业转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大量外资企业因廉价劳动力和孕育巨大市场潜力而转移到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许多跨国公司把生产加工环节大规模转移到中国,加工成品后通过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和渠道再返销世界各地,出口产品也逐渐以计算机类和通信类产品为主,促进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呈明显...

Read more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外贸出口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从主要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制成品、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精加工制成品,逐渐增大到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已经成为出口增长速度最快、贸易规模最大和发展后劲最足的支柱商品。因此,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和发展现状。Deniz Unal-Kesenci. Guillaume Gaulier .Francoise Lemoine  (2007)认为: 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增加,...

Read more

基地城市发展服务外包的经验做法


基地城市发展服务外包的经验做法

 

1.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新动力

西安市提出了打造中国服务外包之都的构想,把服务外包业确定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聘请全球知名的 IT咨询顾问公司制定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成都市提出了打造中国的班加诺尔的区域发展定位,集全省、全市之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基地。他们认为服务外包是西部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新动力,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的关键之举、有效渠道。

2.建立了联合促进工作机制

四川省高度重视和...

Read more

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建议


促进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建议

 

1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高度提高认识

有数据显示,相较于制造业2%-5%最高不超过15%的增值幅度来说,服务外包的增值幅度高达100%。从收益来看,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因此,服务外包产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我们要利用服务外包这个绿色引擎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高度,增强对发展服务外包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国家尽快建立推进服务外包产业...

Read more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电信管制政策调整滞后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一些重要业务如呼叫中心、IDC等需要利用电信网络信息传输平台开展业务,然而本质上属于外向型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主要针对本土市场的电信增值业务。依据我国电信管制政策有关规定,这些业务被看作是电信增值业务并实行许可和审批管理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这方面政策调整滞后不利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规模发展。与此相联系,有关政策不允许已成立合资企业经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外资在我国设立离岸外包企业不仅要申请经营许可,还要有合资比例规定,不利于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在线服务提供中心并进行相关基础设施投资。

2相关行业协会职...

Read more

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1.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IT和金融服务外包成为国际服务外包的主导。IT外包服务是指企业战略性选择外部专业技术和服务资源,以替代内部部门和人员来承担企业IT系统或系统之上的业务流程的运营、维护和支持的IT服务。金融业的国际外包包括银行数据中心、保险核保理赔、股票交易和金融分析等业务,这些业务都可以在亚洲或欧洲的一些具备相应条件的低成本中心进行。通过外包给专业服务商,金融机构可以更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提升竞争优势。目前,随着IT业与金融业的交叉和融合,两者以相互结合的方式强化了服务外包的离岸趋势。金融业国际外包主要以各种IT服务为主,IT外包服务市...

Read more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及意义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及意义

 

1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

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分布中,中国所占市场份额还比较小。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出口的总量大约为9.6亿美元,仅占全球软件外包出口总额的2.3%,其他外包服务业的市场份额则更小。尽管中国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潜力巨大。与其他国家相比,目前已初步具备了承担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条件,有许多优势。

    首先,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增长,投资环境、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日趋完善,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为跨国公司开展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目前,中国在多数环境指标上与印度相...

Read more

服务外包的国内研究现状


服务外包的国内研究现状

 

1、服务外包产生的背景

1)服务外包的兴起: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从美国开始,逐渐蔓延到日本、欧洲,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股潮流。

2)新技术兴起的标志:以IT为标志的新兴技术的兴起,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经济处于重新整合的时期。

2、研究服务外包的目的

通过阐述我国服务外包的现状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在界定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服务外包和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趋势,针对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3、国内研究现状

从相关政策和国内企业成长过程来看,我国有关离岸服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