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惠永生

农资涨价谁是幕后推手
科技催生新农企
3月17日至18日,在全国两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周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舞阳县,深入田间地头、来到农家小院、走进科研院所,看望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考察春季农业生产。
在田间地头和科研院所,温总理再次阐述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农业根本的出路在科技。在耕地总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改变粮食供求偏紧的状况,只有走科技的道路。”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农业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今后五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而对我们与农业紧密相关的农资企业来说,农业科技创新是中国农资企业的...
农资经销商为何看好“洋”产品
岁末年初,各地植保会相继举行。农资届厂家、经销商和零售商趋之若鹜。经过与多为经销商沟通,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经销商普遍喜欢代理国外品牌的产品。而来参会的人们,主要的动力是想通过各类植保会,找寻这类产品。有的甚至通过国内的代理公司渠道来销售国外品牌。
在产品多如牛毛,国内品牌更是数不胜数之时,国内的经销商却不看好这些产品和品牌。以至于,厂家经常派出大量的业务人员,挨门挨户的推销自己的新品,但收效甚微,甚至惹得商家心烦。这究竟是为何?
市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其实,经销商的这种需求表明:市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经销商正在努力的...
大破局
自第四届农资营销节结束之即,笔者想起之前与某业务员的聊天。他说,由于是新手,到了未开发的新市场,环境不太适应,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零客户、零市场、零销量,一个人住在廉价的招待所,面对无处下手的局面,心中压力之大,恐惧之深,无人能懂。这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无疑是被人投入孤岛之上,令起自谋生路。
又是一年的开始,更有无数的业务新手被投放市场,没有客户就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就没有工资,在这压力和危机并存的环境里,业务人员该如何找到破局之法呢?
其实,在本刊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农资营销节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个理念不仅是现代业务员的独门秘籍,更是业务员打开未来之...
黄金屋
某植保会,上演罕见的一幕:
《销售与市场》农资刊展位前,书刊几乎销售一空。闻讯赶来的参会企业和经销商,围在展位旁,详细地询问订阅活动。畅销书《诊断》已经剩下一本,而糟糕的是,多位读者同时看上了这本书,在价格谈好之后,四个人同时付钱。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爷见势不妙,一把把书揽在怀里,大声喊着:是我先看上的,该归我!另外几个付钱的经销商见状,先是一愣,接着一拥而上,争抢此书。
一番争吵,引来多人围观,人们不禁感叹如今农资人学习欲望之强烈。一位前来购书的朋友说,每年在这个时候,他都要来买书,做农资的,不读书不行,只知道卖货,迟早会吃亏,当遇到瓶颈再读书,悔之...
【农评19】农资公司该不该建自己的网站
这段时间,不少人在网上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农资公司该不该建自己的网站。不建自己的网站怕落伍,建一个网站又没人打理,还是闲置。面对风起云涌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不甘落伍的农资人,是否要建自己的网站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如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像阿里巴巴、慧聪网、团购网等网站迅速崛起,并且成交数额庞大,影响广泛。各行各业的企业都纷纷触网,貌似谁没开展电子商务就落伍了一样。
农资人士也蠢蠢欲动,恨不得也把自己的产品搬到网上。加上不少建站公司的宣传,更把这股风吹大了。农资网络营销成为一种新现象。
那么,农资公司该不该上网,该怎样上网呢?
...
【农评18】农资行业需社会舆论的正面关注
与服装、食品、家电等大众行业不同,农资行业作为后起之秀,一直少被大众所关注。而每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即是农药残留、化肥污染、环境污染等问题,被人们指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各地政府部门也恨不得把农化企业全部搬出城区,远远地抛之于荒郊野外。
其实,农资行业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中国13亿人口,人人需要吃饭,于是农业成为养活这么多人的重要产业。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急剧增加,还有农业从业人数的减少,中国农业生产面临极大的威胁。这就需要高产、高效的农业,而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是保证粮食增收丰收的关键所在。
在保证全国人民的口粮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