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开林

1965年1月出生,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文创一级。现为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文学界》执行主编。198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历任《湖南文学》助理编辑、编辑、省作协干部。有《致一千年过后的你》、《城市宿营地》、《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最后一击》、《语不张狂死不休》等一百余篇作品入选全国散文精选本或散文年鉴。 已出版《站在山谷与你对话》、《火焰与花朵》、《灵魂在远方》、《天地雄心》、《纵横天下湖南人》等十三部散文集。 曾获第三届“《青年文学》创作奖”,第四届、第七届“《十月》文学奖”,第八届“湖南青年文学奖”和首届“湖南省毛泽东文学奖”。获邀参加了中国作协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另类随笔·眼前有景道不得


本文已发表于2008年07月22日《今晚报》。

 

眼前有景道不得

 

 

 

    世间的人,世间的事,世间的景,我们能够写得出的某些好处,往往都不是他们的真好处。有时,作者喋喋自快,哓哓费词,却纯属隔靴搔痒,连基本的要点都不曾把捉住。今夏,我游览了三清山(地处江西省上饶市境内),这种认识便愈加笃定。

    “三清”无疑是道家的说法,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大仙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唐代诗人吕岩作《七言》诗,第四十八首有...

Read more

另类随笔·凤鸣于神州


凤鸣于神州

——做新时代的湖南人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桑梓观念极为强固,乡土情结最为牢实,“人杰地灵”的说法更是将这种观念和情结推向极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英雄与时势是相互造就的,人群与地域也必须合而论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被视为至理名言。

    我早就注意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与外地朋友初相结识时,他们总是如出一辙,使用统一的口径,向湖南人致其敬意:“你们湖南可真了不得啊!出过王夫之、何绍基,出过曾国藩、左宗棠,出过谭嗣同、黄兴、蔡锷、宋教仁,出过毛泽东、刘少奇、彭德...

Read more

原创散文·青春备忘录


    本文已收入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精神的魅力》(赵为民/郭俊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青春备忘录

 

 

燕园·苹果园

 又是苹果花开的时节,那雪一样皑皑的园子远在三千里外,谁正从绿色的篱栅边走过?背着大而沉的书包,脚步是那样匆匆,神情是那样专注,竟无暇驻足,看一看苹果树的花枝,听一听蜜蜂的嗡鸣。我嫉羡这样走过去居然不动声色的每一个人,因为我已远离那座园子,无法嗅到苹果花的馨香。

 那些在细雨中令人销魂的苹果花谢了么?谢了么?那时我去文史楼上课,总要绕到这里...

Read more

网络日志·一月之内两赴江西


一月之内两赴江西

 

 

    一个月内,我两次到江西参加笔会。前一次是游山(三清山),这一次是玩水(鄱阳湖)。如此看来,2008年,我与江西的缘份不浅啊!

    上个月下旬,在三清山,我结识了江西青年散文家范晓波。他说他家乡鄱阳县正在筹备一个笔会,时间初定在7月18日左右,内容是游览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当然,也有任务,那就是一定要写文章。我心想,鄱阳湖是百分之百的好去处,全国四大淡水湖,我游览过洞庭湖,还有三处未游,这个补课的机会不可错过。

    晓波办实事,我则...

Read more

网络日志·鄱阳风物最宜人(图片·人物风景篇)


鄱阳风物最宜人

(图片·人物风景篇)

 

 

 

哥俩好·我与青年散文家、幽燕大汉凸凹

智者乐水·编辑家张守仁先生 

青年散文家冯秋子在船上“施粥” 

80后·年轻就是资本·马中才(右)与马小淘 

编辑家崔道怡先生气定神闲,聊天也如打太极 

凝望远方·青年散文家范晓波 

阳光灿烂,笑容更灿烂 

    张守仁先生、崔道怡先生与陈世旭主席笑侃文学:“散文是没事,小说是没事找事……” 

年轻,是我久违的感觉 

烈日暴晒之下,宛如铜像&...

Read more

另类随笔·将书儿放生


将书儿放生

 

 

    乍一看去,这个题目似乎写错了,应该是“将鱼儿放生”才对。谁有能耐放生书儿呢?书儿能在空中飞,在山间跑,在水底游吗?显然不能。书儿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没有脑电波,没有任何生命体征,又如何能将它与“放生”二字扯上关系?

    近日,友人告诉我,一位曾听过我的讲座、叫过我老师的作者对我意见很大,甚至通过网络到处说我的“坏话”,原因很简单:她送给我的书被我处理到了旧书店,她恰巧撞见了,顿时受到极大的刺激,跟朋友喝酒时,谈及此事,甚至泪流满面。一个女人借酒浇愁,为这事挥泪如雨,可见她的痛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