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郎咸平

1956年出生于台湾,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曾执教于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

  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

  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

    2001年下半年,在国内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 以及“集体诉讼” 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

  2003年6月提出制度化解决民企原罪的问题,并被远在海外的仰融委托,出任“独立第三方”,为制度化解决日益突出的民营企业与主管部门矛盾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2003年9月,当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讨论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郎咸平在广州某论坛一语“人民币应该再贬值2%以打击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资”。2003年以来,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

大量地产商将倒闭/只有保守才能走得更远


  随着宏观调控的推进,市场的规范,房地产商“只有保守才能走得更远”,这是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泛珠房博会论坛上为国内房地产商的未来支招时指出的。他认为,保守是成功的秘密。

  国内地产商负债比例高

  在论坛上,郎咸平的演讲题目是《房地产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他表示,一个睿智的企业家,不是看能赚多少钱,而是看经济危机的时候能否扛得下去,这方面,国内的地产商普遍而言做得比较差。

  他介绍,国内的上市公司或者比较有规模的地产公司一般自有资金是30%以上,负债除以资本,国内上市公司的资本负债比例一般去到100%到300%。而在香港,其地产&ldquo...

Read more

我不反对改革 但应重新定义改革路径


  改革本身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我们整个社会包括我在内没有人会反对改革,但是我想明确地指出-----改革路径的选择才应该是目前讨论的焦点。

  我国改革开放了27年,一方面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安,这两种极端现象的同时出现必然对我们过去所认同的改革思维产生了极大冲击,是否我们过去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有问题呢?

  在改革开放的第一期阶段,经济问题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来源,也就是民生必需品的不足。举例而言,当时老百姓能够吃一碗饺子,或者买一盒有一半能划亮的火柴就很高兴。为何出现这种怪现象?其原因就是政府垄断了民生必需品的生产和分配,使得社会经济基...

Read more

大陸低工資高物價的秘密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认为,中国改革开放造成的巨大奇迹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国家高工资低物价,而中国则是低工资高物价的新的经济现象。

  由于把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把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工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国工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还时常还需要爷爷奶奶来接济。

  为什么中美两国工人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工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

Read more

史上最冷“金九银十”之后,还要不要买房?


据有些机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楼市成绩单非常惨淡。以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为例,“十一”长假前6日,热点30城网签量同比平均跌幅约八成。一线城市签约量极为惨淡。

至于其他热点城市,下降幅度普遍在40%以上。可以说,这是多年来最冷的一个“金九银十”周期。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之后全国各大城市都推出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据中原地产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9月份楼市政策发布密集,单月合计多达45个城市(含央行等部门)发布了有关房地产内容政策52次。政策...

Read more

由资本市场快速孵化的自媒体本质是什么?


  我们来谈谈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那就是中国传统主流媒体的精英人士纷纷辞职,转而投身于新媒体行业。

  那么,为什么大量传统媒体的精英人士纷纷转战自媒体?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传统媒体已经日薄西山、难以为继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从2012 年起报纸广告开始负增长,2014 年的下降幅度更是达到15%,广告收入从2011 年的将近500 亿元下降到2014 年的300 多亿元。相比之下,网络广告收入增长速度尽管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2014 年增长40%,收入规模超过1500 亿元。2014 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网络广告增长率还能够达到40%,...

Read more

互联网企业造车,你的自信从何而来?


  8月10日下午,乐视汽车在杭州举行发布会宣布,将投入200亿元在浙江莫干山国家经济开发区建立汽车工厂,占地4300亩,目标年产40万辆,第一期20万辆。乐视方面表示,该工厂还是国内首个高端D级车生产线,比奔驰S级和宝马7系的生产线“更先进,更互联网化。对那些高调宣布要跨界造车,并计划在2~3 年内就发布首款智能电动车型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我只能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要知道一部手机的零配件不超过100 个,而一辆汽车的零配件不包括螺丝螺帽都有7000 个以上,造车的资金投入之大、设计标准之复杂、技术壁垒之高、供应链管理之...

Read more

"管制红利"过后,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中国,“互联网+”腾空出世并大有“颠覆”一切行业之势,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规模甚至已经甩开美国几条街,其本质究竟是什么?还是那句话——你想到的都是错的!不是因为我们的互联网技术有多先进,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有多牛叉,让这些行业蓬勃兴旺的根本原因,我称之为“管制红利”。什么意思?

  虽然我们进入市场经济已经30 多年,但不合理的政府管制依然无处不在,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如中小企业的赋税高企,金融、传媒等行业的严重国有垄断,以及出租车行业的牌照限制...

Read more

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被颠覆


  2016 年开年,一贯低调的老牌科技企业华为忽然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引爆舆论的是接连报道的几起新闻:一,华为2015 年营业收入超过思科,一举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老大;二,2016 年一季度华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将近60%,稳坐全球第三,直逼苹果、三星;三,2016 年5 月华为起诉三星侵犯其知识产权,网友戏称华为用专利“手撕”三星,并由此发现华为在手机领域拥有的核心专利数量远超苹果、三星。

  华为的赫赫业绩反衬出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手机公司如今的困局。华为凭什么成功?华为坚持的是什么?当“互联网+”的大潮袭来,所有人都在忙于寻找...

Read more

滴滴+Uber中国 共享经济迎来了的是春天吗?


  在过去的5天从网约车新政靴子落地到滴滴收购Uber中国,“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倒逼新政的出台,仿佛在宣告野蛮生长、放水养鱼的时代终将结束。随着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滴滴这一步大棋将代表所谓共享经济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吗?那么,所谓的共享经济其本质到底是什么?未来又在哪里?我在最新出版的《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一书中有如下解答,现在与大家分享。

  共享经济是一种全新事物吗?

  共享经济,也叫分享经济,成为最近两年来的热门话题。从Uber 到滴滴打车,从Airbnb 到小...

Read more

董明珠的手机在摔给谁看?


 

 

  7月23日,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拿着格力手机,十分霸气地说:“今天我可以大胆地说,我的手机世界上第一,当然我讲的不是销量第一,但最起码我对消费者的承诺,我的(手机)品质,我可以讲第一。我今天在这说我这(手机)两米摔下去不会坏,你敢摔吗?”一向以强硬、会营销著称的董小姐这一次的豪举在摔给谁看,在智能手机领域,带着“小米模式”的美丽故事自我感觉良好的雷军还会走多远?我在最新出版的《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一书中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就是想告诉你,小米模式绝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