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郎咸平

1956年出生于台湾,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曾执教于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

  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

  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

    2001年下半年,在国内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 以及“集体诉讼” 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

  2003年6月提出制度化解决民企原罪的问题,并被远在海外的仰融委托,出任“独立第三方”,为制度化解决日益突出的民营企业与主管部门矛盾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2003年9月,当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讨论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郎咸平在广州某论坛一语“人民币应该再贬值2%以打击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资”。2003年以来,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

解读金融炒家伎俩 战略思想取得定价权


  去年以来,很多人问,国际金融炒家到底有多厉害?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国际金融炒家如何操纵市场了。研究完之后,不由得一拍大腿:这些人太厉害了!太高了!

  操纵市场价格


他们开始违反供需原理的操纵,他们首先挑了大米。为什么要挑大米,不挑小麦?这是重点啊。请注意,第一步,国际金融炒家们在期货市场拉抬大米价格,结 果很多贫穷落后、不生产大米的国家进口不了大米了。进口不了米,很多人就要饿死。就是在那个阶段,很多国际金融炒家的马前卒包括罗杰斯就在那里忽悠:有人 要饿死了,有人要饿死了……!饿死还不算完,饿死之前必有暴动,必有社会动荡,政府就容易垮台。就这么...

Read more

我为什么恨地产商


    今天中国的经济不是单纯的过热,而是有的部门过热,有的部门过冷。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那是因为资本的短视行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导致地产价值不断攀升,而这些攀升的价值基本上被开发商独占了。

      四川大地震后,很多网友痛骂地产商,说他们捐得少,为富不仁。 网上有个调查,95%的网友对房地产市场现状不满。我们所有的老百姓对于地产业这么仇视是什么道理?地产本身可恶吗?没有这么简单。 潘石屹讲了一句话,他说地产业所有的这么多的负面形象有几点理由:第一,财富排行榜大概有一半都是地产商;第二,普遍的认为地产是...

Read more

李嘉诚有三大控制风险的秘密法宝


2009年03月09日  《新世纪》周刊


郎咸平

大量的现金,低负债比例和互补的行业选择是李嘉诚控制风险的三大法宝

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经济也走入一个严峻的寒冬,大部分投资者的腰包都缩水过半,就连华人首富李嘉诚控股的公司股票,市值也大幅缩水上千亿港元。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信心。那么李嘉诚的信心究竟源于哪里?面对金融危机,他的“过冬策略”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家学习。第一个,他立刻停止了和记黄埔的所有投资,不投资。而且负债比例极低,只有20%,更重要是什么呢?他手中积累了大...

Read more

投资黄金是怎么一回事?


2009年03月02日 数字商业时代

买100块黄金同时买 100块美元,这样可以让你不亏不赚;你还可以对冲通货膨胀,这就是买黄金的目的。

最近大家天天问我黄金这个事,我都被问烦了,走在路上或上厕所的时候都有人来问:郎教授,该不该买黄金?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家心里产生惶恐,都想自己的资产保值。

在中国,理财是非常简单的,因为我们可以选择的理财品种太少了:第一,股票市场,我曾经提到过,2009年股市的不确定性非常高;第二,楼市,2009年楼市的最大风险是全盘的冻结;第三,银行存款,但是大家都担心通货膨胀。所以现在我们的老百姓就有了第四种选择,投资黄金。

2008...

Read more

不要替美国人担心 中国的问题比美国的问题严重得多



 

一个虚胖的家伙又得了肺炎,打了大剂量的抗生素,你可以想象,它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复原。

经济观察报:2009年的国际经济形势扑朔迷离,现在所有人心里都没底。美国的经济学家们原来比较乐观,认为今年下半年开始就会有起色,但是最近他们似乎也放弃了这种看法,而倾向于认为美国的经济会陷入更长时间的衰退。而你的看法似乎比主流的观点更悲观一些。

郎咸平:次级贷款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就好像鬼上身一样,就好像人在睡觉时,突然感到仿佛有千斤重物压身,想喊喊不出,想动动不了。这是一种非常恐惧的感觉。

我对2009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可以很简单地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

Read more

分钱分股票分企业都是哗众取宠的说法



 

经济观察报:有人认为,在经济寒冬之中,民营企业自身也要进行调整,该破产的破产,该卖掉的卖掉,这样的话,危机之后,经过产业整合,可以出现规模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

郎咸平:这个逻辑很可笑——小的企业、民营企业淘汰掉之后,一定会有好的企业出来,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当初是谁说要企业改革的?就是因为国有企业不行,就要民营化,现在民营企业不行了,就又改弦易辙走老路,又来一场改革。国企没有效率,民营化就一定会好吗?这个逻辑本身就是不成立的,现在对民营企业不满意了,就又要搞整合,搞大企业,这从根本上就是错的,这是在连续地犯错误。

在现行制度下的对...

Read more

我们能做的事很有限


从2001年郎咸平走入公众视线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是一个话题人物,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一个或许永远不能以主流或者非主流来界定的经济学家。尽管他一度自嘲是一个非主流的经济学家,但如今,他已经不在意加在头衔之前的那些定语。

  十几年来,他仍然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教职,只不过除了每周一次回香港沙田的学校授课之外,他的工作和生活重心显然已经转移到内地。虽然在央视各 频道中,我们基本上听不到郎咸平的声音,但他的电视节目在地方电视台播出的时候,经常能够获得不俗的收视率。他最新的闲谈节目《财经郎眼》(原来打算用“ 郎来了”),从今年3月开始,也将在广东卫视播出。在这些节目中,常...

Read more

谁为俄罗斯设下了陷阱


  俄罗斯从戈尔巴乔夫时代就开始慢慢进行改革,但几次改革都不太成功。普京上任后,为了重塑自己的形象跟权威,为了带领俄罗斯走出低谷,普京所需要的是一个切实而高效的经济发展计划。

 

  那么,俄罗斯政府最终采用了怎样的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又隐含了怎样的致命风险呢?

 

  俄罗斯的发改委,叫经济发展局,他们当时做了一个这样的规划:利用高的能源价格以及低廉的国际资金成本进行俄罗斯的发展。这个听起来很有吸引力。因为 这几年能源比如铁矿砂、石油、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那么俄罗斯出口的大宗商品是什么?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钢材等等。这个价格大幅上升的结果,使得俄 罗斯...

Read more

巴菲特的成功奥秘是能耐得住寂寞


2009年02月12日 来源:经理人

全球股市疯狂跳水,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正大刀阔斧地开始他的抄底之旅。然而根据权威调查显示,巴菲特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并不是隔岸观火,他自己的损失竟高达163亿美元,名列美国股市十大输家排行榜第三位。该如何看待这位损失惨重的“股神”呢?

巴菲特并不神奇

巴菲特信奉长期投资策略,但这个投资策略必须寄托在长久稳定的股市之上才可能赚钱。所以不要看他在这一刻损失163亿,而是要看这50年来能够赚多少钱。你也不要跟他最高点做比较,而是跟他原始投资做比较,你看他能赚多少钱。他是一个看长线的人,因此就不能以短线损失...

Read more

接过美国人的信用卡?


来源:新世纪周刊
 

  美国消费泡沫破灭后,中国产能过剩但问题将更加突出,将美国式的负债消费引入中国是一个大胆且充满风险的建议

  ■郎咸平

  最近看到一篇非常好的文章,《纽约时报》刊登了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一篇专栏,标题是《中国是救世主吗?不,他不是》。

这篇文章最可爱的地方是它一开头就讲了一句话,非常具有启发性,那就是他呼吁美国人把信用卡都丢掉,然后给谁呢?给中国人去消费。

  弗里德曼在文章中提出“中美共同体”的说法,他说:正是由于中国愿意用其对美国的出口所得,持续持有美元和美国短期国债,美国才能一直实行低利 率政策。这样,...

Read more